close

今年的聖誕,是中國大陸股民狂歡的日子,上海證券交易所股市大漲一百零二點,成交值達台幣約二千億元,最驚人的是,中國工商銀行股票總市值漲到二千一百四十二億美元,打敗匯豐銀行,成為全世界第三大銀行,僅次於花旗及美國銀行。 



中國展改革決心


當然這樣的市場,可能存在泡沬危機,但當兩岸五、六年同步喊金融改革時,共產黨是玩真的,二千年時全世界被認為最無藥可救的產業,就是中國的四大銀行,其中中國工商銀行空有一億五千餘萬客戶,數萬家分行,但是卻有高達百分之三十四的呆帳,剪不斷、理更亂的銀行與國營企業三角債,讓中國銀行業被視為毫無生存可能性的產業。

但中國展現了無比的毅力,在要求銀行自身清理債務後,更進一步引進外資入股,將中國工商銀行、中國銀行、建設銀行等金融機構強力整頓後,進而交由國際承銷業者進場,將這些金融機構的公司治理改善,而後提供承銷,向全世界展現了中國金融改革的決心。

今年來一家家在香港掛牌的中國大銀行,都讓承銷商、投資人賺得飽滿,高盛證券拜中國的銀行承銷案賺進超過二千億台幣之賜,今年員工的平均年收入超過二千萬台幣。

五年前被視為不可能任務的中國銀行改革,如今有了驚人的成果,中國工商銀行目前的呆帳降至百分之四,淨利可望超過二千億台幣,其他的銀行也都獲利暢旺,五年前堅定的引外資改革派,徹底打敗了堅持本土化的守舊勢力。

同樣五年前被認為一定成功的台灣金融改革,當時被國外普遍看好的中信金、台新金等新銳銀行,在過度擴張合併後,如今面臨了卡債的衝擊,中信金的前辜仲諒董事長,如今淪為通緝犯,台新金與彰銀合併也面臨諸多反對勢力,台灣金融業過去數年市值大幅減退,滿手金融股,相信政府金融改革決心的人統統倒大楣。



今天兩岸金融改革出現完全不同的結果,說穿了只是對岸政府痛下決心讓銀行國際化,讓國際的金融集團助力引進,終而開花結果;而台灣政府想的是財團化,讓少數財團得利,一旦選舉時能有所回報,胸襟不同,五年後局面迥異。 



台灣流行本土化


最近又有一位弄不懂政治風向的銀行董事長下台,可憐人氣最旺的前合庫董事長陳冲,政治歷練這麼多年,人稱「金融才子」,竟然到現在仍弄不清楚台灣金融改革是玩真的還是玩假的,把合庫從三年前賺十億元經營到今年賺百億元,這樣的肥肉當然又開始符合能財團化的標準了,下台時機為時不遠。

有理想的陳冲心存幻想,想引進法國巴黎銀行一成股權,提高合庫知名度,這當然更犯了大忌,台灣金融業流行本土化、財團化,不是國際化,可惜你金融才子生錯地方了,如果你到中共的金融部會去上班,保證你可以大展身手,出人頭地。

同樣的五年,同時間兩岸在進行金融改革,真實努力下定決心的中國,和只有口號和財團化想法的台灣政府,讓金融產業產生驚人的差異,同樣是投資金融股,台灣投資人真無奈!











作者為年代新聞《股市線上》主持人



許啟















-----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ipp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